便利:
老人心态更加平和
南山路小学的陈老师分析说:年轻的父母们往往处在一个竞争激烈的环境,生存压力比较大,很容易将工作当中那种紧张的情绪带回家,造成不太和谐的家庭氛围,带给孩子过多的心理压力,妨碍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。但是,祖辈们已经脱离那种激烈竞争的社会环境,他们的心态相对比较平和,加上老年人具有儿童似的心理,这就使得他们特别喜欢孩子,也更容易融入孩子们的游戏,跟孩子建立比较融洽的关系,能够促使孩子健康成长。
拥有更为丰富的生活经验
家住三马路的李女士告诉记者:“老人在抚养和教育孩子方面有着丰富的实践经验,对孩子各阶段的发展特点也了解得更准确,尤其在孩子生病,或者遭遇其他问题时,他们更清楚应该怎么样去做,而像我
们这种年轻的父母,遇到一点点事情就容易慌了
手脚。”为年轻父母解决后顾之忧
在烟台工作的杜先生告诉记者,他和妻子平时工作都比较忙,没有多余的时间照看孩子,为此,他专门把父母从老家接过来一起照顾孩子,一家人在一起生活让房子里更有了家的味道,自己也能全身心的投入工作中而没有了后顾之忧。
此外,祖辈们一般更有耐心,他们也更能静下心来倾听孩子的心声,与孩子有更多的交流,从而更好地了解并满足孩子的需求。加上他们有充裕的时间和精力为孩子奉献,这使孩子在生活照料和人身安全等方面有了实质性的保障。不仅如此,祖辈在长期生活实践中积累的社会阅历和人生感悟,对孙辈的成长也有着潜移默化的积极影响。
影响:
容易形成溺爱
老人对孩子过分娇惯和溺爱,使孩子养成了不良习惯,年轻家长对这种隔代教育惯坏孩子的现象感到担忧。家住烟台芝罘区奇山小区的张女士,儿子今年5岁,由于她和丈夫平时忙于生意没有时间照顾儿子,儿子只能和爷爷奶奶在一起生活。张女士说,本以为孩子放在爷爷奶奶家是一百个放心,可没想到,孩子的坏毛病越来越多,在家里简直成了“小霸王”:吃饭时,奶奶必须一口一口喂才肯吃,下楼梯的时候必须让爷爷背着才行……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,和张女士有同样担忧的人还真不少。
孩子缺乏创造性思维
南山路小学的班主任张老师指出,许多祖辈教育理念比较落后,对孩子心理发展的特点缺乏正确认识,他们就可能限制孩子的各种探索活动,给他提出一些与他的年龄不相适应的要求,无形中给他一些捆绑,导致他缺乏开创精神。加上不少老人知识老化,思想相对比较僵化,看待事物比较死板,容易固守尘封,采取过于传统的方式来教育孩子,这样就会影响孩子接受新知识的速度,导致孩子缺乏创造性思维与发散性思维的意识。